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众多项目中,有一块“优质高产田”:产出4085项重要学术研究成果,96项获省部级奖励或其他专业性奖项;报送决策咨询报告590多份,近1/3被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采纳……这是近期全国社科规划办对在研的208项国家社科基金应用类重大项目中期检查的统计结果。
成果背后,是一群播撒智慧、严谨钻研、服务社会的“精勤治学人”。他们以拳拳之心直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秉持实地调查与理论探索相结合的精神,在各个研究领域深究广探、锻造精品、培育人才,彰显了国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领作用,也实现了服务决策和学术创新的“双轨并进”。
服务社会:治学为国担重任
“理论研究要为实践服务,”厦门大学教授曾华群认为,“特别要针对当前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领域开展研究。”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发展迅速,相关法律问题随之凸显。基于这样的考量,曾华群申请了“促进与保护我国海外投资的法律体制研究”这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后,课题组进行了深入调研,向商务部提交的《投资协定准入后国民待遇“不符措施”清单模式及其影响》等4篇咨询报告,均被采纳并应用于外贸缔约实践。
浙江大学教授刘渊直言:“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更有创新价值和社会价值,重大项目理应为国家重点难点问题提供决策咨询。”近年来他一直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其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信息技术进步引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自立项以来,就微博治理、网络政民互动等问题,在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上刊发了3篇文章,一篇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其余2篇所提建议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吸纳。
上述并非个例。这样的决策咨询报告有590多份,许多有见地的对策建议引起了高度关注: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55次,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68次,有80多份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等部门吸收,有92份被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方政府部门采纳。
从普遍热点到个例难点,广至体制改革,微至具体行业,学者们的研究领域涵盖甚广。他们带领团队,立足国家发展的重点难点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发展制度创新体系研究”课题组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对外开放、农民工市民化等推出20份研究报告;“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研究”课题组针对住房市场健康发展、保障房建设试点和地方棚户区改造等报送12份咨询报告;“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就解决民族地区资源开发问题报送6篇系列调研报告……这些报告均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中。
深入调研:实证多需汗水浸
“国家大事面前,知识分子不能袖手旁观。”葡萄京手机官网教授张秀兰表示,“但要避免空喊口号,必须深入实践,获得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张秀兰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新框架——基于汶川地震的实证研究”的首席专家。在项目研究中,她与课题组成员一直坚持实证路线,采取入户调查、结构化访谈等方式,多次深入汶川灾区,积累了5000多户灾民重建有效样本、1214份灾区基层干部访谈录音,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灾后社区规划重建案例库。
赶赴灾区,扎根农村,这些与清静书斋相去甚远的场所,成了研究者们埋头苦干、挥洒汗水的第一线。
“农村环境质量是保障菜篮子、米袋子、水缸子安全的命根子,我们要直面现实,寻找对策。”《求索》杂志主编乌东峰说。带着对农村的真切感情,他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研究”课题组,先后到四川巴中等15个贫困县市调研,与当地职教部门、农技站进行21次座谈,实地走访了670多户农民家庭。
每个课题组都能讲出一些“基层调研故事”,串起几个用“脚步”累积起来的数字: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我国25个省、直辖市中的37个县发放调查问卷6000余份,搜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省卷本31种、中国民俗大戏省卷本29种、口头文艺数字数据111779条,建成“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数字地图”等16个专题数据库。
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
据统计,各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共赴全国搜集典型案例7300多个,积累有效数据28万多条,形成基础资料库、典型案例库和专题数据库224个,为深入研究现实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结论,奠定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学术创新:现实富矿最堪索
追踪现实,应用类研究的“源头活水”就长流不断。
学海辽阔,学人泛舟:这些在研项目已取得了4085项重要学术研究成果。其中,出版具有不同程度创新价值的学术专著180多部,翻译出版国外前沿性学术专著27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报刊发表重点理论文章123篇,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重点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755篇。
“中国正处于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涌现许多新问题,要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做出独立思考。这对学者是考验,也是机遇。”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郭晓鸣坚持“接地气、说真话”,常驻农村,带领成员入村入户调查,获取了5000份面对面“一对一”的访谈资料。他的研究成果《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与政策研究》荣获四川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实践是最慷慨的富矿,深入挖掘,学术珍宝必然异彩纷呈。
的确,喜讯不断传来:《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与政策研究》获2011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的动态研究》获2010年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国内外需求的市场潜力研究——基于工资方程的边界效应分析》获2012年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成果奖……
截至目前,已有96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或其他专业性奖项。
队伍建设:项目正是育才基
随着研究工作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的人才集聚效应和团队孵化功能也日益显现,一批拔尖人才和骨干力量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涌现。
北京大学教授姚洋提起自己课题组的年轻成员连声称赞。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趋势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几位年轻成员迅速成长为学术研究的中坚力量。
“当代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就像一个“孵化器”:把博士后研究报告和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课题内容结合起来,项目研究期间就培养出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24人。
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圣敏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研究成员层次感十足,可以用“老中青结合、多民族共事”来形容:有28位成员来自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社科院,分别在人类学、民族学、经济地理学等方面形成了7个优势研究团队。这样的搭配,能“多角度、深层次挖掘研究对象,淬炼研究内容,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全面更丰富的咨询信息”。
聚良纳贤,扶携合作。通过参与这批项目研究,有50多人成为本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有180多人凭借课题研究经历晋级职称,有36人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有1100多名研究生通过参与课题研究顺利完成学位论文……国家社科基金应用类重大项目就像一个巨大的人才“集散地”,实现了人才的汇集、交流与培育。(本报记者曲一琳)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09/20/nw.D110000gmrb_20130920_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