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栏
首页» 学术科研» 员工动态

应对气候变化,减轻灾害风险——“气候变化下的灾害风险应对“专家研讨会于国家防灾减灾日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2-05-14   浏览量:
  



2022年5月12日时值我国第14个国家防灾减灾日,“气候变化下的灾害风险应对”专家线上研讨会顺利举办。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等复合性灾害频发,新时期灾害风险应对的系统性、复杂性进一步凸显。为此,研讨会以“气候变化下的风险应对”为主题,从系统认知、有效应对和创新发展三个层次递进的角度探讨新时期灾害风险防治及应急体系建设。研讨会由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委会、葡萄京手机官网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系统工程研究所主办,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地理学会协办。会议期间来自可持续发展、地理地质、卫生健康、水利、城市规划、公共管理、信息技术、产业规划、社会组织等多个领域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交流。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闪淳昌教授为本次研讨会做开场致辞,他回顾了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所引发的问题和损失,肯定了深入研讨气候变化应对议题的重要意义,并表达了对本次研讨会的期待和支持。

 

 

研讨会第一个专题模块以“新时期灾害风险的系统认知”为主题,由葡萄京手机官网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委会执行副主任张强教授主持。四位与会专家分别从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新特征、我国地质灾害预防应对、自然灾害场景中的疫情应对、城市巨灾风险认知等角度进行发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许吟隆从能量平衡的角度解释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原因。他表示,即使全球升温1℃,大气中积累的因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而多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以暴雨、高温等形式释放,也会导致气象极值不断刷新纪录。许吟隆研究员还特别提醒要高度关注全球变暖背景下低温天气的危害,由于气候变暖,冬季大西洋暖流形成的热气团更加猛烈地冲击北极冷气团,冷涡破碎南下,导致冬春季我国的寒潮天气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反而加剧,极端低温也不断刷新纪录。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二级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刘传正对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成效表示肯定,同时也通过举例提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存在安全发展理念贯彻不够、科学预判缺乏、预警响应脱节、应急处置不规范等挑战,并提出构建“互相支撑,共同担责”的多元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郝晓宁从自然灾害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合灾害场景出发,提出由于自然灾害叠加,灾害疫情较平常疫情更易形成大规模暴发,蔓延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在应对层面,除医学救援和疫情紧急处理外,灾后的快速卫生学评估以及疾病监测系统重建都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专家温家洪指出,现代城市是人口、社会经济要素高度密集的复杂巨系统,也是巨灾风险集聚和巨灾易发区域。气候变化、快速城市化、人口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等驱动着城市巨灾风险的动态变化。城市规模、人口、资产呈幂率分布以及社会-技术-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导致城市巨灾的连锁放大效应,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城市运行可能瞬间崩溃,为此建设韧性城市是未来的关键性问题。

 

研讨会第二个专题模块以“新时期灾害风险的有效应对”为主题,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教授、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秘书长钟开斌教授主持。六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体系建设、社会力量参与、发挥市场机制等角度进行分享。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减灾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昆指出我国洪水威胁区面积大且与经济社会布局高度重合,加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水争地矛盾突出,决定了我国是洪涝灾害特别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以骨干枢纽、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等为主的大江大河干流防洪工程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组织指挥、法律法规预案、监测预报预警、队伍物资等非工程体系,还重点推动了智慧防汛和数字流域建设,提高了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各环节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但当前社会对安全需求不断提升,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特大洪涝灾害应对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国方教授强调,目前应对城市发展不确定性的空间应对考虑不足,需要强调城市灾害风险的韧性应对。韧性城市是全过程、全方位、全灾种的概念,是从城市总体发展需要出发进行应对灾害风险的设计,规划阶段至关重要。建设韧性城市需要考虑灾害风险、层级、要素、主体以及全过程。北京地理学会理事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成员、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委会副主任李京教授指出,目前对于多灾种、全过程、多要素立体监测能力的要求,需要各类航空航天技术、卫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具的支持,这些技术在森林消防、矿石应急、山体滑坡、水上作业、台风应急等场景都有广泛应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也亟待应急系统的无人化发展。葡萄京手机官网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张化高级工程师介绍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区划成果及应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重点开展了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林草火灾等六大灾种调查,以及房屋建筑、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承灾体信息调查,并进行了试点地区综合减灾能力评估、历史灾害评估、重点隐患评估、综合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形成了系统性调查与评估成果多项,其中技术规范类成果约有100项;在成果应用层面,他建议以下五大方向:一是为提高各级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支撑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三是布局常态和非常态化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应急预案制定和管理,四是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布局和功能区划,五是支撑围绕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科技创新。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张黎明提出,社区防灾减灾要与时俱进,需要数智化升级,要从“牌子创建”到“能力创建”,要以普惠服务方式来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常态化的社区防灾减灾,综合减灾社区2.0应该具备数智化风险评估、动态灾害风险地图、动态排查治理、靶向智能预案、靶向短临预警以及社团化互动宣教等新特征,能够切实7*24小时智能守护社区安全。深圳壹基金秘书长李弘总结回顾了社会救援队、基金会及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灾前、灾中、灾后应对的主要内容及实践场景,肯定了社会组织参与呈现出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及时性,同时也提出,社会力量在政社协作机制、标准及资质认定、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上仍需完善。

 

研讨会第三个专题模块以“新时期应急管理体系的创新发展”为主题,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朱伟研究员主持。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原执行副会长高小平研究员以“应急管理体制现代化建设”为题进行分析,他认为,国际上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组成部门统一管理,即较大程度实现政府应急管理职能综合化。属于第一方阵。二是部门下设机构管理,即在不整合部门应急管理职能的条件下,于强力部门内设立二级的应急管理协调机构。属于第二方阵。三是分类管理,即在对突发事件分类的基础上,由对应的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属于第三方阵。四是融入常态管理,即应急管理职能与常态管理合并。属于第四方阵。我国目前已从第二方阵进入第一方阵,但政府应急管理职能综合化的程度仍然有待提高。未来应急管理行政体制改革应“稳中有进、修补扩容”,建议建立更加综合性强的、权威性高的协同制度,健全政府部门应急职责体系,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并推行绩效评估、建立专家咨询等制度。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经理张海波教授从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提升路径出发,他认为,应急管理效能是应急管理目标、结构、过程共同作用形成的积极结果,在中国的实践中,应急管理效能主要生成于目标上的“安全优先”、结构上的“一体多元”、过程上的“计划适应”三种机制。腾讯研究院社会价值创新研究中心孙怡分享了互联网企业依托C端的全场景触点、B端产品的数字化技术服务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优势应对灾害风险的实例,如河南水灾应对中的“救命文档”、社会应急开放平台等,提出希望依托数字技术,发挥企业社会价值,推动社会创新。全国应急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赵鹏飞分析了当前我国应急产业的市场规模,从区域上看,京津冀地区排在全国市场前列;从类别上看,受疫情影响,消防、医疗卫生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产业集中在这两个领域有突破性发展。关于应急产业链创新,他建议要关注产业龙头和央企产业,尤其是军工领域企业,一方面是将企业技术需要进行技术转换和技术配套,在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条中可以进行技术创新的要点,同时配以政策的支持,才能够实现在补链、强链和技术转换融合中的创新。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安亚强提出,近年来社会问题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复杂化,专业协同是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基础,他以“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应对策略研究与实践项目”为例,分享气候变化的视角下基金会参与的创新路径及务实机制。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副秘书长马天昊从防灾减灾教育层面,分享了伊利方舟项目的十年探索经验。针对灾害风险下的儿童安全,该项目通过建立伊利方舟安全生态校,开发伊利方舟全息图校园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调动学校、老师、孩子和家长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儿童安全教育和防护机制。

 

在闭幕环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公司党委书记、应急管理研究基地主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委会主任彭宗超教授做出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各位专家的莅临和精彩分享,认为本次研讨会主题突出、内容明确,从风险的认知应对、体系构建、创新发展三个重要模块出发,从政府、产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以及农村、社区、儿童等应灾群体视角进行了全面探讨,对我国应急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来具有重要启发价值。

 

 

 

 

 

撰稿:佟欣然

审定:彭宗超  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