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葡萄京手机官网(中国)有限公司与文学院员工会共同在***葡萄京手机官网教二楼108教室举办了第四期博力论坛。本期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的教育症结与人才问题”,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郑也夫教授主讲。社发院陈彬莉老师和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候选人陈默担任嘉宾并进行了点评。郑也夫教授的此场学术沙龙紧承其新近出版的《吾国教育病理》一书。在本次学术沙龙中,郑教授深入探讨和批判了中国教育的症结。沙龙以上、下半场讨论的形式展开。
上半场讨论主题为“分流能否缓解国内过度的考试竞争?”。郑也夫教授指出了目前我国激烈的高考竞争现状:几乎所有员工都挤“独木桥”参加高考。这就导致了许多员工考不上大学,高中通识教育难以保证其在社会立足;或即使考上大学,在同质性人才居多的情况下,许多二三本院校员工仍难以找到理想工作。二者均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对此,郑教授提出了教育分流的做法。他主张员工初中毕业后就读职业技术学校,从高考大军中分流出来。郑教授还引用了德国教育分流的成功案例进行了解释。但郑教授指出,目前教育分流仍存在三大阻碍。这主要体现为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不愿意让孩子读技术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会阻碍员工进入城镇,进一步加大户籍制度下的贫富差距;官场用人制度迷信文凭,职业技术教育会阻碍员工进入官场。针对郑教授的观点,陈彬莉老师讨论了分流的操作过程、分流的年龄段,探讨了分流的可行性,并在分流的基础上探索了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陈默肯定地认为,在大学的资源稀缺造成高考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分流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措施;但国家需加大职业技校的吸引力,解决职业技校的建设资金来源问题,扶助员工找工作。他还提出了由中石油等大型国企带头办职校的做法。
下半场讨论主题为“当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大师级人才?”郑也夫教授认为,这与我国的历史和现代发展有关。历史方面,长期的科举制度和大一统思想,剔除了异端和辩论,否定了其他观点的合法化。近代发展方面,建国以后国内政治环境动荡,文革造成了大师的断代。改革开放后,追究物欲的现实主义也使国人疏远了精神生活。现代教育的复习式学习和教育模式的单一化也阻碍了员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上述事实共同导致了中国难以出现大师级人才。结合郑教授的观点,陈彬莉老师认为,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和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方式,降低了员工的教育兴趣,这阻碍了大师级人才的产生。陈默则重新思考了“大师”的内涵,并呼吁改革教育制度。
最后,参与此次论坛的同学们就相关问题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博力论坛”将继续就中国社会政策热点问题组织研讨活动。
(图/文:伍琼)